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,舊稱紫禁城,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。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,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,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,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,房屋九千余間。
北京故宮于明成祖永樂四年(1406年)開始建設,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,到永樂十八年(1420年)建成,成為明清兩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。民國十四年國慶節(jié)(1925年10月10日)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開幕。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,東西寬753米,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墻,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。故宮有四座城門,南面為午門,北面為神武門,東面為東華門,西面為西華門。城墻的四角,各有一座風姿綽約的角樓,民間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之說,形容其結構的復雜。
北京故宮內(nèi)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(nèi)廷兩部分。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,統(tǒng)稱三大殿,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。三大殿左右兩翼輔以文華殿、武英殿兩組建筑。內(nèi)廷的中心是乾清宮、交泰殿、坤寧宮,統(tǒng)稱后三宮,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。其后為御花園。后三宮兩側(cè)排列著東、西六宮,是后妃們居住休息的地方。東六宮東側(cè)是天穹寶殿等佛堂建筑,西六宮西側(cè)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。外朝、內(nèi)廷之外還有外東路、外西路兩部分建筑。
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(xiàn)存規(guī)模最大、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(zhì)結構古建筑群之一,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(qū),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;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。
【歷史沿革】
營建原則
故宮嚴格地按《周禮·考工記》中“前朝后市,左祖右社”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。整個故宮,在建筑布置上,用形體變化、高低起伏的手法,組合成一個整體,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。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。中國建筑的屋頂形式是豐富多彩的,在故宮建筑中,不同形式的屋頂就有10種以上。以三大殿為例,屋頂各不相同。故宮建筑屋頂滿鋪各色琉璃瓦件。主要殿座以黃色為主。綠色用于皇子居住區(qū)的建筑。其它藍、紫、黑、翠以及孔雀綠、寶石藍等五色繽紛的琉璃,多用在花園或琉璃壁上。太和殿屋頂當中正脊的兩端各有琉璃吻獸,穩(wěn)重有力地吞住大脊。吻獸造型優(yōu)美,是構件又是裝飾物。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龍鳳、獅子、海馬等立體動物形象,象征吉祥和威嚴,這些構件在建筑上起了裝飾作用。
建造過程
北京原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。靖難之役以后,永樂元年(1403年),禮部尚書李至剛等奏稱,燕京北平是皇帝“龍興之地”,應當效仿明太祖對鳳陽的做法,立為陪都。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,以北平為北京,改北平府為順天府,稱為“行在”。同時開始遷發(fā)人民以充實北京;被強令遷入北京的有各地流民、江南富戶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。
永樂四年(1406年),明成祖下詔以南京皇宮(南京故宮)為藍本,興建北京皇宮和城垣。朱棣先派出人員,奔赴全國各地去開采名貴的木材和石料,然后運送到北京。光是準備工作,就持續(xù)了11年。珍貴的楠木多生長在崇山峻嶺里,百姓冒險進山采木,很多人為此丟了性命,后世留下了“入山一千,出山五百”來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價。開采修建宮殿的石料,同樣很艱辛。保和殿后那塊最大的丹陛石,開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。史書記載了運送它時的情景:數(shù)萬名勞工在道路兩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,到了寒冬臘月氣溫足夠低時,就從井里汲水潑成冰道,用了28天的時間,才送到了宮里。此外,還要在蘇州燒制專供皇家建筑使用的方磚——金磚,山東臨清也要向北京運送貢磚。
永樂七年(1409年),明成祖以北京為基地進行北征,同時開始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長陵。將自己的陵墓修在北京而不是南京,證明明成祖已經(jīng)下定決心要遷都。
永樂十四年(1416年),明成祖召集群臣,正式商議遷都北京的事宜。對于提出反對意見的臣工,明成祖一一革職或嚴懲,從此無人再敢反對遷都。
次年,以南京紫禁城為模板的北京紫禁城正式動工。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北京皇宮和北京城建成。北京皇宮以南京皇宮為藍本,規(guī)模稍大。新修的北京城周長四十五里,呈規(guī)則的方形,符合《周禮·考工記》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。明成祖下詔正式遷都,改金陵應天府為南京,改北京順天府為京師,但在南京仍設六部等中央機構,稱南京某部,以南京為留都。
明朝時期
紫禁城建成后,明清宮廷五百多年的歷史,包含了帝后活動,等級制度、權力斗爭、宗教祭祀等。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北京宮殿竣工。次年發(fā)生大火,前三殿被焚毀。正統(tǒng)五年(1440年),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宮。天順三年(1459年),營建西苑。經(jīng)歷永樂、洪熙、宣德、正統(tǒng)四代,整20年。
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,紫禁城大火,前三殿、奉天門、文武樓、午門全部被焚毀。至嘉靖四十年(1561年)才全部重建完工。
嘉靖時期,故宮三大殿名稱改為皇極殿、中極殿、建極殿。
萬歷二十五年(1597年),紫禁城大火,焚毀前三殿、后三宮。復建工程直至天啟七年(1627年)方完工。
在明朝,乾清宮是皇帝的主要寢宮,也是主要政治活動場所。自永樂皇帝朱棣至崇禎皇帝朱由檢,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。由于宮殿高大,空間過敞,皇帝在此居住時曾分隔成數(shù)室。據(jù)記載,明代乾清宮有暖閣9間,分上下兩層,共置床27張,后妃們得以進御。由于室多床多,皇帝每晚就寢之處很少有人知道,以防不測。皇帝雖然居住在迷樓式的宮殿內(nèi),且防范森嚴,但仍不能高枕無憂。據(jù)記載,嘉靖年間發(fā)生“壬寅宮變”后,世宗移居西苑,不敢回乾清宮居住。萬歷帝的鄭貴妃為爭皇太后鬧出的“紅丸案”、泰昌妃李選侍爭做皇后而移居仁壽殿的“移宮案”,都發(fā)生在乾清宮。明代乾清宮也曾作為皇帝守喪之處。
清朝時期
崇禎十七年(清順治元年,1644年),李自成軍攻陷北京,明朝滅亡,但李自成很快被清軍在山海關擊敗。李自成向陜西撤退前焚毀紫禁城,僅武英殿、建極殿、英華殿、南薰殿、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,其余建筑全部被毀。五月初二,清軍進入北京,紫禁城被清軍接管。
明末李自成撤離時,紫禁城僅剩武英殿、建極殿、英華殿、南薰殿、皇極門及角樓等少數(shù)建筑僥幸未毀。清朝定鼎北京后,即逐漸展開修復工作。順治元年(1644年),為迎接即將從關外前來的清世祖福臨,開始整修乾清宮等建筑。順治二年(1645年),又復建由明代皇極、中極、建極三殿改稱的太和、中和、保和(后因世祖養(yǎng)育其中,稱位育宮)三大殿,三年底竣工,基本恢復了明代的外朝規(guī)制。
康熙改元之初,工程尚少。迨其親政,大規(guī)模修繕隨即展開。具體進程大致以“三藩之亂”平定為界,分康熙八年(1669年)至十三年(1674年)、二十二年(1683年)至三十七年(1698年)兩個大的階段?滴醵荒辏1682年)二月,工部以太和殿“為天下萬國之觀瞻,必應修造”,疏請籌辦物料。
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,開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毀部分建筑,至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基本完工。康熙時期兩個階段的大修,奠定了清代紫禁城的基本規(guī)制。典型者如外朝三大殿,此后一百多年內(nèi),除乾隆一朝曾經(jīng)重修外,未再有大的修繕。
清朝入關之后,依照明朝的舊例,順治帝和康熙帝都將乾清宮作為居住和處理朝政的主要場地。雍正帝即位之后,開始移居養(yǎng)心殿。養(yǎng)心殿位于紫禁城內(nèi)廷、乾清宮西側(cè),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。起初,它并不是皇帝的寢宮。清康熙時期,內(nèi)務府在此設置專為皇室造辦宮廷活計的諸多作坊,稱“養(yǎng)心殿造辦處”?滴趿荒辏1722年),康熙皇帝去世后,即位的雍正皇帝并沒有搬到乃父的寢宮乾清宮去住,而是將西側(cè)遵義門內(nèi)暫時用作為父守孝之“苫次”的養(yǎng)心殿辟為皇帝寢宮。
從此,養(yǎng)心殿開始成為皇帝居住和清朝朝政的主要處理地點,此后軍機處設立之后辦公地點也在養(yǎng)心殿附近。乾隆帝即位之后,對養(yǎng)心殿殿區(qū)進行了大規(guī)模的擴建和改建,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規(guī)制。從雍正帝之后,乾隆、嘉慶、道光、咸豐、同治、光緒、宣統(tǒng)八位皇帝都在此居住。一直到宣統(tǒng)帝被趕出紫禁城。
乾隆帝繼位后,財力充裕,紫禁城內(nèi)再次大興土木。不但康熙時期的原有建筑得到維修,新建筑也不斷增多,重要者如壽康宮、重華宮、建福宮及花園、雨花閣、中正殿、壽安宮、慈寧宮及花園、寧壽宮及花園、文淵閣、毓慶宮、乾清宮等等,一舉奠定了清代紫禁城的全盛風貌。乾隆十六年(1751年),乾隆帝將慈寧宮西北的咸安宮官學遷出,改建為壽安宮,以賀其生母六十大壽。壽安宮建成后,院落三進,后院疊石為山,東西各有福宜齋、萱壽堂。孝圣憲皇太后六十、七十大壽,乾隆帝均率皇后及皇子、皇孫等,至此進茶侍膳,并于堂前跳“喜起舞”以賀壽。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,乾隆帝下諭改建寧壽宮,以便將來自己當太上皇時“頤養(yǎng)天年”。此項工程自三十七年興工,至四十四年完成。其南半部以皇極殿、寧壽宮為中心,北半部以養(yǎng)性殿為中心,宛如紫禁城中的前朝、后寢之分。其西北角的寧壽宮花園,俗稱“乾隆花園”,景致多仿自建福宮花園,有古華軒、遂初堂、符望閣、倦勤齋等建筑。
咸豐帝在位時期,也曾把長春宮與前面的啟祥宮(即現(xiàn)在的太極殿)打通,連為一體,咸豐去世后,慈禧也曾在這里居住,一人獨享兩宮。西六宮到了晚清的時候,慈禧開始改造某些宮殿。因此,西六宮中有四個宮都留下了慈禧的足跡。
咸豐帝死后,慈安和慈禧早期垂簾聽政時,都曾居住在長春宮,同治十年(1871年),慈安從長春宮搬回鐘粹宮居住,長春宮便成為慈禧太后一人獨享的宮院。太極殿原來也只是二進院落,咸豐改修長春宮時,將太極殿后殿辟為穿堂殿,使太極殿與長春宮連接成相互貫通的四進院。
民國時期
宣統(tǒng)三年(1911年)辛亥革命后,紫禁城宮殿本應全部收歸國有,但按照那時擬定的《清室優(yōu)待條件》,遜帝愛新覺羅·溥儀被允許“暫居宮禁”,即“后寢”部分。侍衛(wèi)人等照常留用;王公世爵仍其舊”等條款。所以依據(jù)《清室優(yōu)待條件》部分條款,加之袁世凱感念舊主恩德,積極扶持,溥儀退位后,帝制雖然被廢除,但皇帝溥儀以及原來的皇室大臣等卻仍然安然無恙地居住在皇宮里。在皇宮紫禁城內(nèi)生活期間,溥儀仍舊發(fā)布“上諭”,仍用宣統(tǒng)年號紀年,遺老遺少仍行跪拜大禮。宮內(nèi)依然還保有內(nèi)務府、宗人府和慎刑司等機構,故臣贈謚,不改衣冠,觸犯王法者由慎刑司處治。遂使當時的紫禁城儼然成為“國中之國”。
1917年7月1日,徐州軍閥張勛擁立清遜帝溥儀復辟。為了讓張勛投降,段祺瑞發(fā)動了一切可以發(fā)動的力量,其中包括命令北京南苑航空學校的師生加入戰(zhàn)斗,用飛機轟炸紫禁城。在紫禁城內(nèi)投下三枚小炸彈,以示警告。飛機距紫禁城的高度只有300米,超低空飛行。
炸到了紫禁城東六宮當中的延禧宮,使當時的建筑輕度損壞。這被認為是東亞第一次空襲轟炸。
1924年,馮玉祥發(fā)動“北京政變”,將溥儀逐出宮禁,同時成立“清室善后委員會”,接管了故宮。于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,對外開放。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稱為“故宮”。隨著清王朝的沒落,特別是 1949年前的38年中,故宮建筑日漸破敗,有多處宮殿群倒塌,垃圾成山。
抗日戰(zhàn)爭全面爆發(fā)前夕,1933年,故宮博物院為保護其文物安全,不至遭戰(zhàn)火毀滅或被日本帝國主義掠奪,決定采取文物避敵南遷之策,并在南京建立文物庫房,成立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。從1933年2月至5月,先后檢選出文物、圖書、檔案13427箱又64包,分五批先運抵上海,后又運至南京。
現(xiàn)代狀況
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,對故宮建筑進行了大規(guī)模的修繕,同時整理出大量的文物。1961年國務院頒布故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故宮博物院現(xiàn)存文物1862690件/套(截至2019年8月)。
1987年故宮被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“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”,辟為“故宮博物院”。
21世紀以來,故宮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觀眾600—800萬人次。隨著旅游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,觀眾的人數(shù)有增無減,可見人們對故宮的興趣長盛不衰。
2013年8月15日,壽康宮在進行原狀陳列后,也正式展出。而位于慈寧宮的雕塑館在2015年5月31日開館。而按照2015年規(guī)模,到2020年故宮的開放面積將達76%。故宮正在進行文物古跡修繕、環(huán)境整治、擴大陳列展覽的開放區(qū)域。
2014年11月23日,北京故宮吉祥物首度對外亮相,該吉祥物源自中國傳統(tǒng)的吉祥龍鳳形象,分別為龍“壯壯”和鳳“美美”。2015年10月11日,故宮正式對民眾開放慈寧宮區(qū)域、午門雁翅樓區(qū)域、東華門等新的區(qū)域,使故宮的開放面積由52%增加至65%。2016年2月25日下午,在人民大會堂由故宮博物院主辦“太璞如琢——崔如琢藝術故宮大展”。 2016年4月12日,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,故宮的開放面積再增11%,達76%,并開放多種形式的新展覽。2018年9月3日,故宮養(yǎng)心殿正式進入古建筑研究性保護修繕工作的實施階段。
【建筑布局】
建筑規(guī)模
北京故宮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,設計者為蒯祥(1397-1481年,字廷瑞,蘇州人)。占地72萬平方米(長961米,寬753米),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,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,用100萬民工,共建了14年,有房屋9999間半,實際據(jù)1973年專家現(xiàn)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,房屋有980座,共計8707間(注:此“間”并非現(xiàn)今房間之概念,而是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)。
建筑造型
故宮前部宮殿,當時建筑造型要求宏偉壯麗,庭院明朗開闊,象征封建政權至高無上,太和殿坐落在故宮對角線的中心,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獸。故宮的設計者認為這樣以顯示皇帝的威嚴,震懾天下。后部內(nèi)廷卻要求深邃、緊湊,因此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,各有宮門宮墻,相對排列,秩序井然。內(nèi)廷之后是宮后苑。
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,三大殿、后三宮、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。并向兩旁展開,南北取直,左右對稱。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(nèi),而且南達永定門,北到鼓樓、鐘樓,貫穿了整個城市。
整體格局
故宮位于北京城中心,布局依據(jù)《周禮·考工記》中所載:“左祖、右社、面朝、后市”的原則,建筑在北京城南北長八公里的中軸線上,南北取直,左右對稱。如今故宮左前面的勞動人民文化宮,明清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廟;右前面的中山公園是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的社稷壇;前面有朝臣辦事的處所;后面有人們進行交易的市場。北京故宮的北面是萬歲山,南面是金水河,恰好符合古人“負陰抱陽,沖氣為和”的建宮原則,萬歲山是專門為營造皇城風水而筑城的一座人工山,完成于明初,位于元代寢宮延春閣舊址,用開挖護城河和南湖的淤泥堆積而成。此山的堆筑,一方面滿足了皇城要“負陰”的原則,另一方面又鎮(zhèn)住了前朝的風水,故萬歲山又有“鎮(zhèn)山”之稱。北京四九城的布局是二龍出水護著紫禁城。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,紫微星(即北極星)位于中天,乃天帝所居,天人對應,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。
故宮宮城周圍環(huán)繞著高12米,長3400米的宮墻,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,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(huán)繞,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。故宮有4個門,正門名午門,東門名東華門,西門名西華門,北門名神武門。面對北門神武門,有用土、石筑成的景山。在整體布局上,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筑群的屏障。
故宮南北長約960米,東西寬約750米,面積72萬多平方米,現(xiàn)存房屋8000多間。它周圍有高10米的城墻,墻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。四面各有一座門,南為午門、北為神武門、東為東華門、西為西華門。紫禁城內(nèi)由外朝、內(nèi)廷兩大部分組成。外朝以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為中心,東有文華殿,西有武英殿為兩翼,是朝廷舉行大典的地方。外朝的后面是內(nèi)廷,有乾清宮、交泰殿、坤寧宮、御花園以及東、西六宮等,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皇帝、后妃們居住的地方。此外,東側(cè)還有寧壽宮區(qū)域,是清朝乾隆皇帝為做太上皇退位養(yǎng)老之所。
外朝分布
外朝是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,主要有三大殿: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。其中太和殿最為高大、輝煌;实鄣腔、大婚、冊封、命將、出征等都要在這里舉行盛大儀式,其時數(shù)千人“三呼萬歲”,數(shù)百種禮器鐘鼓齊鳴,極盡皇家氣派。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,最北面的保和殿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。
故宮內(nèi)廷
故宮建筑的后半部叫內(nèi)廷,內(nèi)廷宮殿的大門——乾清門,左右有琉璃照壁,門里是后三宮。
內(nèi)廷以乾清宮、交泰殿、坤寧宮為中心,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,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。后半部在建筑風格上不同于前半部。前半部建筑象征皇帝的至高無上。后半部內(nèi)廷建筑多是自成院落。
在故宮“內(nèi)庭”最后面。重檐廡殿頂。坤寧宮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寢宮,兩頭有暖閣。清代改為祭神場所。雍正后,西暖閣為薩滿的祭祀地。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,康熙、同治、光緒三帝,均在此舉行婚禮。
【故宮四門】
故宮有四個大門,正門名為午門,其平面為凹形。午門后有五座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。東門名東華門,西門名西華門,北門名神武門。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角樓,高27.5米,十字屋脊。
午門
午門是故宮的正門。俗稱五鳳樓。東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臺相連,環(huán)抱一個方形廣場。有1組建筑。正中有重樓,是9間面寬的大殿,重檐廡殿頂,在左右伸出兩闕城墻上,建有聯(lián)檐通脊的樓閣四座,明廊相連,兩翼各有13間的殿屋向南伸出,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,輔翼著正殿。這組城上的建筑,是故宮宮殿群中第一高峰。午門是皇帝下詔書、下令出征的地方。它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;皇帝大婚時皇后進一次;殿試考中狀元、榜眼、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。文武大臣進出東側(cè)門,宗室王公出入西側(cè)門。
神武門
神武門在明朝時為“玄武門”,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,從方位上講,左青龍,右白虎,前朱雀,后玄武,玄武主北方,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“玄武”。清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稱“神武門”。神武門也是一座城門樓形式,用的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式屋頂,但它的大殿只有五開間加圍廊,沒有左右向前伸展的兩翼,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門低一個等級。神武門是宮內(nèi)日常出入的門禁,F(xiàn)神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。
東華門、西華門
東華門與西華門遙相對應,門外設有下馬碑石,門內(nèi)金水河南北流向,上架石橋1座,橋北為三座門。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,平面矩形,紅色城臺,白玉須彌座,當中辟3座券門,券洞外方內(nèi)圓。城臺上建有城樓,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,城樓面闊5間,進深3間,四周出廊。
【外廷建筑】
北京故宮的外廷以三大殿為主。太和殿和中和殿、保和殿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臺上,太和殿在前,中和居中,保和在后;_三層重疊,每層臺上邊緣都裝飾有漢白玉雕刻的欄板、望柱和龍頭,三臺當中有三層石階雕有蟠龍,襯托以海浪和流云的“御路”。在25000平方米的臺面上有透雕欄板1415塊,雕刻云龍翔鳳的望柱1460個,龍頭1138個。用這樣多的漢白玉裝飾的三臺,造型重疊起伏,這是中國古代建筑上具有獨特風格的裝飾藝術。而這種裝飾在結構功能上,又是臺面的排水管道。在欄板地栿石下,刻有小洞口;在望柱下伸出的龍頭也刻出小洞口。每到雨季,3臺雨水逐層由各小洞口下泄,水由龍頭流出。這是科學而又藝術的設計。
太和門
太和門是故宮內(nèi)最大的宮門,也是外朝宮殿的正門。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當時稱奉天門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稱皇極門,清順治二年(1645年)改今名。太和門面闊9間,進深3間,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。上覆重檐歇山頂,下為漢白玉基座,梁枋等構件施以和璽彩畫。門前列銅獅一對。太和門左右各設一門,東為昭德門(明代稱弘政門),西為貞度門(明代稱宣治門)。太和門在明代是“御門聽政”之處。清初的皇帝也曾在太和門聽政、賜宴,后來“御門聽政”改在乾清門。順治元年(1644年)九月,滿族統(tǒng)治者定鼎北京后的第一個皇帝福臨即在太和門頒布大赦令。
太和門廣場
太和門前有面積約26000平方米的廣場,內(nèi)金水河自西向東蜿蜒流過。河上橫架五座石橋,習稱內(nèi)金水橋。廣場兩側(cè)是排列整齊的廊廡,習稱東、西朝房,并有協(xié)和門(明代稱會極門)和熙和門(明代稱歸極門)東西對峙。東側(cè)廊廡在明代用作實錄館、玉牒館和起居注館,清代改作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和內(nèi)誥敕房。西側(cè)廊廡在明代為編修《大明會典》的會典館,清代改為繙書房和起居注館。
太和殿
太和殿,俗稱“金鑾殿”,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建成,稱奉天殿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稱皇極殿。清順治二年(1645年)改今名。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。自建成后屢遭焚毀,又多次重建,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重建后的形制。太和殿面闊11間,進深5間,建筑面積2377平方米,高26.92米,連同臺基通高35.05米,為故宮內(nèi)規(guī)模最大的殿宇,檐角安放10個走獸。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,如皇帝登極即位、皇帝大婚、冊立皇后、命將出征,此外每年萬壽節(jié)、元旦、冬至三大節(jié),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,并向王公大臣賜宴。
中和殿
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,高27米,平面呈正方形,面闊、進深各為3間,四面出廊,建筑面積580平方米。黃琉璃瓦單檐四角攢尖頂,正中有鎏金寶頂。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;实墼谌ヌ偷钪跋仍诖松宰魍A,接受內(nèi)閣大臣和禮部官員行禮,然后進太和殿舉行儀式。另外,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廟之前,也要先在這里審閱一下寫有祭文的“祝版”;在到中南海演耕前,也要在這里審視一下耕具。
保和殿
保和殿(謹身殿、建極殿)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,在中和殿后。保和殿高29米,平面呈長方形,面闊9間,進深5間,建筑面積1240平方米。黃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頂。屋頂正中有一條正脊,前后各有2條垂脊,在各條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條岔脊,連同正脊、垂脊、岔脊共9條,建筑術語上叫歇山式。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。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。
體仁閣
體仁閣位于太和殿前廣場內(nèi)東側(cè),面西。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明初稱文樓,嘉靖時改稱文昭閣,清初改稱體仁閣。體仁閣高25米,座落于崇基之上,上下兩層,黃色琉璃瓦廡殿頂。下層面闊9間,進深3間?滴跄觊g,曾詔內(nèi)外大臣舉薦博學之士在體仁閣試詩比賦,清代各朝御容也曾收藏于此。乾隆年間重建后,此處作為清代內(nèi)務府緞庫,內(nèi)設收貯緞繡木架143座。
弘義閣
弘義閣高23.8米,屬前三殿區(qū)。黃琉璃瓦,廡殿頂,面闊9間, 進深3間,上下二層,四面出廊。弘義閣侍立于太和殿西南側(cè)。初建于明永樂年,名為武樓,明嘉靖朝改稱武成閣,清初改為今名,意為弘揚大義。清代的弘義閣長期用于收儲宮廷使用的金銀器具等,F(xiàn)辟為“皇朝禮樂展”展廳。
【內(nèi)廷中路】
乾清門
乾清門為故宮內(nèi)廷的正宮門。建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清順治十二年(1655年)重修。乾清門面闊5間,進深3間,高約16米,單檐歇山屋頂,座落在高1.5米的漢白玉石須彌座上,周圍環(huán)以雕石欄桿。門前三出三階,中為御路石,兩側(cè)列銅鎏金獅子一對,中開三門。乾清門東為內(nèi)左門及九卿值房,西邊內(nèi)右門及軍機處。門前廣場東西兩端為景運門、隆宗門。乾清門是連接內(nèi)廷與外朝往來的重要通道,在清代又兼為處理政務的場所,清代的“御門聽政”、齋戒、請寶接寶等典禮儀式都在乾清門舉行。
乾清宮
乾清宮是內(nèi)廷后三宮之一。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明清兩代曾因數(shù)次被焚毀而重建,現(xiàn)有建筑為清嘉慶三年(1798年)所建。乾清宮為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,座落在單層漢白玉石臺基之上,連廊面闊9間,進深5間,建筑面積1400平方米,自臺面至正脊高20余米 ,檐角置脊9個。殿前寬敞的月臺上,左右分別有銅龜、銅鶴,日晷、嘉量,前設鎏金香爐4座,正中出丹陛,接高臺甬路與乾清門相連。乾清宮建筑規(guī)模為內(nèi)廷之首,明代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。明代乾清宮也曾作為皇帝守喪之處。清順治、康熙也在此居住。雍正以后,密建皇儲的建儲匣存放乾清宮“正大光明”匾后?滴、乾隆兩朝這里也曾舉行過千叟宴。現(xiàn)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。
交泰殿
交泰殿為內(nèi)廷后三宮之一,位于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,約為明嘉靖年間建。交泰殿平面為方形,深、廣各3間。明間設寶座,上懸康熙帝御書“無為”匾,寶座后有板屏一面,上書乾隆帝御制《交泰殿銘》。交泰殿為皇后千秋節(jié)受慶賀禮的地方。清代于此殿貯清二十五寶璽。每年正月,由欽天監(jiān)選擇吉日吉時,設案開封陳寶,皇帝來此拈香行禮。清世祖所立“內(nèi)宮不許干預政事”的鐵牌曾立于此殿;实鄞蠡闀r,皇后的冊、寶安設殿內(nèi)左右案上。每年春季祀先蠶,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閱采桑的用具。
坤寧宮
坤寧宮是內(nèi)廷后三宮之一,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清沿明制于順治二年(1645年)重修,順治十二年(1655年)仿沈陽盛京清寧宮再次重修。坤寧宮座北面南,面闊連廊9間,進深3間,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。明代是皇后的寢宮。清順治十二年改建后,為薩滿教祭神的主要場所。改原明間開門為東次間開門,門的西側(cè)四間設南、北、西三面炕,作為祭神的場所。清康熙、同治、光緒皇帝在此大婚,溥儀結婚也都是在坤寧宮舉行。現(xiàn)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。
御花園
御花園位于故宮的中軸線上,坤寧宮后方,明代稱為“宮后苑”,清代稱御花園。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以后曾有增修,現(xiàn)仍保留初建時的基本格局。全園南北縱80米,東西寬140米,占地面積12000㎡。園內(nèi)主體建筑欽安殿為重檐盝頂式,坐落于故宮的南北中軸線上,以其為中心,向前方及兩側(cè)鋪展亭臺樓閣。園內(nèi)的松、柏、竹與山石,形成四季長青的園林景觀。
御景亭
御景亭位于御花園內(nèi)東側(cè)的假山頂上。原是明代觀花殿的舊址,萬歷間改堆假山。山的東西山石間各有登道,拾級而上可達山頂御景亭。亭子平面方形,四柱,一斗二升交蔴葉斗栱,攢尖頂,上覆翠綠琉璃瓦,黃色琉璃瓦剪邊,鎏金寶頂,四面設隔扇門。四周圍繞著漢白玉石欄板。亭內(nèi)天花藻井,面南設寶座。御景亭是皇帝、皇后在農(nóng)歷九月初九重陽節(jié)登高的地方。自亭上可俯瞰宮苑,遠眺故宮、景山、西苑。
摛藻堂
摛藻堂位于御花園內(nèi)堆秀山東側(cè),依墻面南,面闊5間,黃琉璃瓦硬山式頂,堂西墻辟有一小門,可通西耳房。堂前出廊,明間開門,次梢間為檻窗。室內(nèi)放置書架,為宮中藏書之所。乾隆四十四年(1779年)后,《四庫全書薈要》曾貯藏于此。
【內(nèi)廷西路】
養(yǎng)心殿
養(yǎng)心殿位于內(nèi)廷后三宮的西側(cè),西六宮的南面。初建于明嘉靖年間(16世紀中),一直做為皇帝的便殿。自從清雍正朝開始,這里做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處,遂成清代皇帝實際上的正寢!梆B(yǎng)心”意為涵養(yǎng)心性。養(yǎng)心殿在宮中的位置比較便利,殿內(nèi)空間布局豐富而功能集中,廳堂、書房、寢室以及分別用來批閱奏折、密談、休憩、禮佛的小室等一應俱全,比大殿宇更宜于宵衣旰食的君主周旋其間,是清代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下更適宜皇帝起居活動的場所。養(yǎng)心殿中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的“勤政親賢”室、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東暖閣的晚清垂簾聽政處。
長春宮
長春宮,內(nèi)廷西六宮之一,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建成,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重修,后又多次修整。咸豐九年(1859年)拆除長春宮的宮門長春門,并將啟祥宮后殿改為穿堂殿,咸豐帝題額曰“體元殿”。長春宮、啟祥宮兩宮院由此連通。長春宮面闊5間,黃琉璃瓦歇山式頂。殿前左右設銅龜、銅鶴各1對。東配殿曰綏壽殿,西配殿曰承禧殿,各3間,前出廊,與轉(zhuǎn)角廊相連,可通各殿。
翊坤宮
翊坤宮,內(nèi)廷西六宮之一,明清時為妃嬪居所。建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。原為二進院,清晚期將翊坤宮后殿改成穿堂殿曰體和殿,東西耳房各改一間為通道,使翊坤宮與儲秀宮相連,形成四進院的格局。正殿面闊5間,黃琉璃瓦歇山頂,前后出廊。檐下施斗拱,梁枋飾以蘇式彩畫。殿前設“光明盛昌”屏門,臺基下陳設銅鳳、銅鶴、銅爐各一對。東西有配殿曰延洪殿、元和殿,均為3間黃琉璃瓦硬山頂建筑。
儲秀宮
儲秀宮,內(nèi)廷西六宮之一,明清時為妃嬪所居。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光緒十年(1884年)為慶祝慈禧五十壽辰,耗費白銀63萬兩進行大規(guī)模整修,現(xiàn)存建筑為光緒十年重修后的形制。儲秀宮原為二進院,清晚期拆除了儲秀門及圍墻,并將翊坤宮后殿改為穿堂殿,稱體和殿,連通儲秀宮與翊坤宮,形成相通的四進院落。
太極殿
太極殿,內(nèi)廷西六宮之一,建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。原名未央宮,因嘉靖皇帝的生父興獻王朱祐杬生于此,故于嘉靖十四年(1535年)更名啟祥宮,清代晚期改稱太極殿。清代曾多次修葺。太極殿原為二進院,清后期改修長春宮時,將太極殿后殿辟為穿堂殿,后檐接出抱廈,并與長春宮及其東西配殿以轉(zhuǎn)角游廊相連,形成回廊,東西耳房各開一間為通道,使太極殿與長春宮連接成相互貫通的四進院。
永壽宮
永壽宮為內(nèi)廷西六宮之一。建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初名長樂宮。永壽宮為兩進院,前院正殿永壽宮面闊5間,黃琉璃瓦歇山頂。殿內(nèi)高懸乾隆皇帝御筆匾額“令德淑儀”,東壁懸乾隆《圣制班姬辭輦贊》,西壁懸《班姬辭輦圖》。乾隆六年(1741年),乾隆皇帝下令,內(nèi)廷東西十一宮的匾額“俱照永壽宮式樣制造”,自掛起之后,不許擅動或更換。
重華宮
重華宮位于內(nèi)廷西路西六宮以北,原為明代乾西五所之二所。雍正十一年(1733年),弘歷被封為“和碩寶親王”,住地賜名“樂善堂”。弘歷登極后,名重華。重華宮沿用乾西二所的三進院落格局。前院正殿為崇敬殿。殿內(nèi)正中懸弘歷為和碩寶親王時親筆書匾額“樂善堂”。此后嘉慶皇帝將重華宮茶宴聯(lián)句作為家法,于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初十期間舉行。道光年間仍時有舉行,咸豐以后終止。
咸福宮
咸福宮為內(nèi)廷西六宮之一。為兩進院,正門咸福門為琉璃門,面闊3間,黃琉璃瓦廡殿頂,形制高于西六宮中其它五宮,與東六宮相對稱位置的景陽宮形制相同。后院正殿名“同道堂”,室內(nèi)設落地罩隔斷,頂棚為海墁天花。咸福宮為后妃所居,前殿為行禮升座之處,后殿為寢宮。道光帝琳貴人(莊順皇貴妃)、成貴妃、彤貴妃、常妃等都曾在此居住。
漱芳齋
漱芳齋原為乾西五所之頭所。清乾隆皇帝即位后,改乾西二所為重華宮,遂將頭所改為漱芳齋,并建戲臺,作為重華宮宴集演戲之所。漱芳齋為工字形殿,前殿與南房、東西配殿圍成獨立的小院,其間有游廊相連。乾隆年間,逢萬壽節(jié)、圣壽節(jié)、中元節(jié)、除夕等重要節(jié)日,常侍奉皇太后在后殿進膳、看戲,并賜宴于王公大臣。宣統(tǒng)皇帝遜位后,同治帝瑜妃、瑨妃曾居漱芳齋芝蘭室,遇太妃誕辰日,仍于此處傳戲,直至溥儀被迫“即日出宮”。
【內(nèi)廷東路】
奉先殿
奉先殿,位于故宮內(nèi)廷東側(cè),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廟,始建于明初。清沿明制,于清順治十四年(1657年)重建,后又多次修繕。奉先殿建筑面積1225.00㎡。黃色琉璃瓦重檐廡殿頂,檐下彩繪金線大點金旋子彩畫。按清制,凡遇朔望、萬壽圣節(jié)、元旦及國家大慶等,大祭于前殿;遇列圣列后圣誕、忌辰及元宵、清明、中元、霜降、歲除等日,于后殿上香行禮;凡上徽號、冊立、冊封、御經(jīng)筵、耕耤、謁陵、巡狩、回鑾及諸慶典,均祗告于后殿。
承乾宮
承乾宮,內(nèi)廷東六宮之一。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建成,初曰永寧宮。宮為兩進院,后院正殿5間,明間開門。此宮在明代為貴妃所居。清代為后妃所居,清順治帝皇貴妃董鄂氏,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等都曾在此居住。
景仁宮
景仁宮,內(nèi)廷東六宮之一。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建成,初曰長安宮。宮為二進院,正門南向,門內(nèi)有石影壁一座,傳為元代遺物。后院正殿5間,明間開門。景仁宮明代為嬪妃居所。清順治十一年(1654年)三月,康熙帝生于此宮。乾隆帝生母孝圣憲皇后、咸豐帝婉貴妃、光緒帝珍妃均曾在此居住。
延禧宮
延禧宮為內(nèi)廷東六宮之一,建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初名長壽宮。殿前有東西配殿各3間。后院正殿5間,亦有東西配殿各3間,均為黃琉璃瓦硬山頂。宣統(tǒng)元年(1909年)在延禧宮原址興工修建一座3層西洋式建筑——水殿。水殿四周浚池,引玉泉山水環(huán)繞。主樓每層9間,底層四面當中各開一門,四周環(huán)以圍廊。隆裕太后題匾額曰“靈沼軒”,俗稱“水晶宮”。1917年張勛復辟時,延禧宮北部被直系部隊飛機投彈炸毀。
景陽宮
景陽宮,為內(nèi)廷東六宮之一,位于鐘粹宮之東、永和宮之北。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建成,初名長陽宮,嘉靖十四年(1535年)更名景陽宮。明代為嬪妃所居。清代改作收貯圖書之地。宮為二進院,正門南向,名景陽門,前院正殿即景陽宮,面闊3間,黃琉璃瓦廡殿頂,與東六宮中其它五宮的屋頂形式不同。后院正殿為御書房,面闊5間,明間開門,黃琉璃瓦歇山式頂。次、梢間為檻墻、檻窗,檐下施以斗栱,飾龍和璽彩畫。東西六宮年節(jié)張掛的《宮訓圖》原收藏于此。
永和宮
永和宮,內(nèi)廷東六宮之一,位于承乾宮之東、景陽宮之南。明代為妃嬪所居,清代為后妃所居。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久居此宮。其后,道光帝靜貴妃,咸豐帝麗貴人等先后在此居住。宮為二進院,正門南向,名永和門,前院正殿即永和宮,面闊5間。明間開門,次、梢間皆為檻墻,上安支窗。正間室內(nèi)懸乾隆御題“儀昭淑慎”匾,吊白樘箅子頂棚,方磚墁地。東西有配殿各3間,明間開門,黃琉璃瓦硬山式頂,檐下飾旋子彩畫。東西配殿的北側(cè)皆為耳房,各3間。
毓慶宮
毓慶宮位于內(nèi)廷東路奉先殿與齋宮之間,系清康熙十八年(1679年)在明代奉慈殿基址上修建而成。是由長方形院落組成的建筑群,前后共四進。正門前星門,門內(nèi)為第一進院落,有值房3座,西墻開陽曜門與齋宮相通。過院北祥旭門為第二進院落,正殿惇本殿,東西配殿各3間。第三進院東西兩側(cè)各有圍房20間,直抵第四進院,正殿即毓慶宮,建筑為工字殿。毓慶宮是康熙年間特為皇太子允礽所建,后作為皇子居所。同治、光緒兩朝,此宮均作為皇帝讀書處,光緒皇帝曾在此居住。
齋宮
齋宮位于故宮東六宮之南,毓慶宮西,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禮前的齋戒之所。明代和清前期,祭天祀地前的齋戒均在宮外進行。齋宮系前朝后寢兩進的長方形院落。前殿齋宮,面闊5間,黃琉璃瓦歇山頂,前出抱廈3間,明間、兩次間開隔扇門,兩梢間為檻窗。凡祭天祀地及祈谷、常雩大祀前,皇帝致齋于此。遇皇帝宿齋宮,恭設齋戒牌、銅人于齋宮丹陛左側(cè)。齋戒日,皇帝與陪祀大臣佩戴齋戒牌,各宮懸齋戒木牌于簾額。齋戒期間,不作樂,不飲酒,忌辛辣。
【其他建筑】
武英殿
武英殿始建于明初,位于外朝熙和門以西。正殿武英殿南向,面闊5間,進深3間,黃琉璃瓦歇山頂。東西配殿分別是凝道殿、煥章殿,左右共有廊房63間。院落東北有恒壽齋,西北為浴德堂。明初帝王齋居、召見大臣皆于武英殿,后移至文華殿。清兵入關之初,攝政王多爾袞先行抵京,以武英殿作為理事之所。
皇極殿
皇極殿為寧壽宮區(qū)的主體建筑,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(1689年),初名寧壽宮;蕵O殿位于寧壽宮區(qū)中軸線前部,與后殿寧壽宮前后排列于單層石臺基之上。殿座北朝南,面闊9間,進深5間,取帝尊九五之制;蕵O殿丹陛左右分置日晷、嘉量,是體現(xiàn)皇權的重要陳設。御道兩側(cè)各有六方須彌座一個,座上置重檐六角亭,亭身每面鐫篆體壽字各三。
慈寧宮
慈寧宮位于內(nèi)廷外西路隆宗門西側(cè)。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(1536年)。乾隆三十四年(1769年)興工將慈寧宮正殿由單檐改為重檐,并將后寢殿后移,始定今之形制。正殿慈寧宮居中,前后出廊,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。面闊7間,當中5間各開4扇雙交四椀菱花槅扇門。兩梢間為磚砌坎墻,各開4扇雙交四椀菱花槅扇窗。殿前出月臺,正面出三階,左右各出一階,臺上陳鎏金銅香爐4座。東西兩山設卡墻,各開垂花門,可通后院。
文淵閣
文淵閣是文華殿后的藏書樓,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仿浙江藏書名樓“天一閣”建造。閣分上下兩層,黑色琉璃瓦覆頂,綠色琉璃瓦剪邊,色調(diào)深沉雅致,又寓含五行中黑色主水,以水克火的用意。閣內(nèi)藏《四庫全書》與《欽定古今圖書集成》,清代乾隆朝以后,除了皇帝來這里讀書外,也允許臣工和學士們來此查閱圖書。
暢音閣
暢音閣通高20.71米,在寧壽宮區(qū)的中部,養(yǎng)性殿東側(cè),是紫禁城中最大的戲樓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建成,嘉慶年(19世紀初)又增建扮戲樓。閣高20余米,從城墻外也能望見樓閣的綠琉璃瓦頂!皶骋簟奔幢M情賞樂音之意。高閣分上、中、下三層,分別為福、祿、壽臺。壽臺臺面有五口井通地下室,上有三個天井通祿臺。此閣朝北,與帝后等賞戲的閱是樓相對。每逢年節(jié),宮中即在此開演大戲,臺上、臺下都熱鬧非凡。
壽安宮
壽安宮位于內(nèi)廷外西路壽康宮以北,英華殿以南。始建于明代,初名咸熙宮,嘉靖四年(1525年)改稱咸安宮。清初沿明制,雍正年間在此興辦咸安宮官學,乾隆十六年(1751年)咸安宮官學移出。同年,乾隆皇帝為慶賀皇太后六十壽誕,將此宮修葺一新后改稱壽安宮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,為皇太后七十圣壽慶典,在院中添建一座3層大戲臺。嘉慶四年(1799年)將戲臺拆除,扮戲樓改建為春禧殿后卷殿。
養(yǎng)性殿
養(yǎng)性殿位于寧壽宮后的養(yǎng)性門內(nèi)。為寧壽宮后寢主體建筑之一。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仿內(nèi)廷養(yǎng)心殿建造,體量略小,平面布局特殊。養(yǎng)性殿作為太上皇帝寢宮,原為和璽彩畫。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居樂壽堂時,曾在養(yǎng)性殿東暖閣進早、晚膳。此殿在光緒十七年重修后,除墨云室仍為和璽彩畫外,其它均改為蘇式彩畫。
九龍壁
九龍壁位于故宮寧壽宮區(qū)皇極門外。壁長29.47m,高3.59m,厚0.459m,是一座背倚宮墻而建的單面琉璃影壁,為乾隆三十七年(1770年)改建寧壽宮時燒造。
珍妃井
位于北京故宮寧壽宮北端的貞順門內(nèi),原為宮中普通水井。珍妃井井眼上置井口石,石兩側(cè)鑿小洞,用以穿入鐵棍上鎖。清光緒二十六年(1900年)八國聯(lián)軍攻打京城,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倉惶西逃。臨行之前,慈禧太后將幽禁在景祺閣北小院的珍妃召至頤和軒,命太監(jiān)崔玉貴等人將她推入貞順門內(nèi)井中溺死,此井因而得名“珍妃井”。
【館藏文物】
總體館藏
北京故宮藏有大量珍貴文物,據(jù)統(tǒng)計總共達1862690件之多,統(tǒng)稱有文物100萬件,占中國全國文物總數(shù)的1/6。截至2005年12月31日,中國文物系統(tǒng)文物收藏單位館藏一級文物的總數(shù)已達109197件,現(xiàn)已全部在國家文物局建檔備案。在全國保存一級文物的1330個收藏單位中,故宮博物院以8273件(套)高居榜首,并收有很多絕無僅有的國寶。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、繪畫館、分類的陶瓷館、青銅器館、明清工藝美術館、銘刻館、玩具館、文房四寶館、玩物館、珍寶館、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,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,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。故宮博物院在1949年以后進一步豐富了館藏,截至到2017年,文物總數(shù)達到1862690件,其中珍貴文物1684490件、一般文物115491件、標本7577件。
經(jīng)典藏品
繪畫:故宮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繪畫近420件其中17件入選國家文物局《第二批禁止出國(境)展覽文物目錄(書畫類)》。故宮藏有諸多中國繪畫史上的孤品、絕品。如東晉顧愷之《洛神賦圖》、隋展子虔《游春圖》、唐閻立本《步輦圖》等。
書法:故宮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書法310件,其中11件入選國家文物局《第二批禁止出國(境)展覽文物目錄(書畫類)》。故宮藏有諸多中國書法史上的孤品、絕品。如東晉王獻之《中秋帖》、東晉王珣《伯遠帖》卷等。
瓷器:北京故宮擁有35萬件陶瓷器,包括一級品1100多件,二級品約5.6萬件,另有從全國200多個窯口所采集的3.6萬余片陶瓷標本。收藏特色尤其體現(xiàn)在三國至唐五代陶瓷器、元瓷、清中晚期御窯、宮廷陳設用瓷、紫砂器、多釉彩大型瓷器、清御窯生產(chǎn)資料、歷代民窯瓷器和考古發(fā)掘資料。
銅器:故宮藏歷代銅器1.5萬余件(不包括錢幣和銅鏡),其中先秦青銅器約1萬件,有銘文的1600余件這三個數(shù)量均占中外傳世與出土數(shù)量總和的十分之一以上,故宮是世界上收藏中國青銅器數(shù)量最多的博物館。另有歷代錢幣1萬余枚、銅鏡4000面、印押1萬余件。故宮青銅器館設在承乾宮和永和宮。
玉器:故宮藏玉器28461件,涵蓋中國主要歷史時期,尤以清代宮廷玉器為收藏特色。故宮玉器館設在東六宮的鐘粹宮。
鐘表:故宮收藏中外鐘表1500多件,外國鐘表包括英國、法國、瑞士、美國、日本所產(chǎn)精品,體現(xiàn)了18世紀至20世紀初世界鐘表制造業(yè)的最高水平。故宮鐘表館設在奉先殿。
甲骨文:故宮博物院所藏甲骨總數(shù),20世紀60年代調(diào)查粗估有22463片,占世界現(xiàn)存殷墟甲骨總數(shù)的18%,僅次于國家圖書館(34512片)和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(25836片)。
詩作:2014年7月,故宮博物院在清理文物時,工作人員在庫房里發(fā)現(xiàn)了兩個箱子,上面寫著“乾隆詩稿”,打開后,竟然是乾隆皇帝的2.8萬首詩的詩稿。過去庫房里有1.7萬多首乾隆的詩,加上這次的發(fā)現(xiàn),有4萬多首。史傳乾隆皇帝喜歡吟詩作賦,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作。
【作用價值】
博物作用
故宮博物院的創(chuàng)立,具有兩方面的意義:其一是民主革命的又一勝利,是對復辟勢力的一次致命打擊;其二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業(yè)績。民國十四年(1925年)10月10日舉行故宮博物院成立典禮。博物館是以文化教育為目的,收藏、研究、展示和保存實物的機構。將作為君主法統(tǒng)象征和僅供皇帝觀賞享用的珍貴文物,變?yōu)槿褡宓墓灿胸敻。故宮博物院成立時,就制定了《故宮博物院臨時理事會章程》。民國十七年(1928年),國民政府頒布了《故宮博物院組織法》,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關博物館的法律,后來又頒布了《中華民國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條例》。這兩份文件在故宮博物院的發(fā)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,標志著博物院已由草創(chuàng)走向成熟,也是中國博物館事業(yè)走上正軌的開端。
遺產(chǎn)價值
1987年,北京故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。世界遺產(chǎn)組織對故宮的評價是:“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,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筑群,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!
故宮成為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,使人們對故宮古建筑價值的認識有了深化。故宮所代表的是已經(jīng)成為歷史的文化,而且有著宮廷文化的外殼,同時它卻代表了當時的主流文化,經(jīng)過了長時期的歷史篩選和積累,當然不能簡單用“封建落后”來概括。故宮和博物院不是毫不相干或?qū)α⒌模怯袡C的統(tǒng)一,相得益彰。把它們結合起來,就可看到,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極少數(shù)同時具備藝術博物館、建筑博物館、歷史博物館、宮廷文化博物館等特色,并且符合國際公認的“原址保護”、“原狀陳列”基本原則的博物館和文化遺產(chǎn)。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的多樣性,從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的角度,人們努力挖掘和認識故宮具有的突出的和普世的價值。
“文化遺產(chǎn)”觀念的引入,突破了傳統(tǒng)的“文物”觀念的局限性,強化著遺產(chǎn)的環(huán)境意識、共享意識,以及全社會都必須承擔管理和保護的理念,促使人們從“大故宮”的觀念來看待故宮保護。這在故宮保護中得到了充分體現(xiàn)。不僅要保護故宮本身,還要保護它的環(huán)境。過去只重視對故宮本身的保護,后來認識到與皇宮連在一起的護城河也是皇宮的當然組成部分,必須治理,于是就有了20世紀90年代投資6億元人民幣、費時三年的護城河治理,改變了長期存在的臟、亂、差面貌。根據(jù)世界遺產(chǎn)委員會的要求,在文化遺產(chǎn)地的周邊必須劃定“緩沖區(qū)”,以保護其周邊原有的歷史風貌和環(huán)境。2007年5月,在北京召開的“東亞地區(qū)文物建筑保護理念與實踐國際研討會”通過的《北京文件》,對中國遺產(chǎn)保護的政策和原則給予很高評價,對故宮等世界遺產(chǎn)地的修繕給予充分的肯定,這是對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遺產(chǎn)及其特色的保護方式的尊重。
學術價值
故宮學是故宮博物院于2003年提出的,它是以北京故宮及其豐富收藏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科學。故宮學研究主要包括故宮宮殿建筑群、文物典藏、宮廷歷史文化遺存、明清檔案、清宮典籍及故宮博物院的歷史六個方面,有著豐富深邃的學科內(nèi)涵。故宮文化是以皇帝、皇權、皇宮為核心的皇家文化。故宮學的提出并確立將使其研究進入自覺階段,從整體上提高故宮學研究的水平。
從故宮學的視野看待故宮,不僅認識到故宮古建筑、宮廷文物珍藏的重要價值,而且看到宮廷歷史遺存有著同樣重要的意義;更為重要的是,古建筑、文物藏品、歷史遺存以及在此發(fā)生過的人和事,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文化整體。這一認識是故宮學得以產(chǎn)生的重要依據(jù),也有利于進一步挖掘故宮的歷史文化內(nèi)涵。故宮文化的這一整體性,也使流散在院外、海外、國外的清宮舊藏文物、檔案文獻有了一個學術上的歸宿;诖耍瑑砂豆蕦m博物院在學術研究上的交流與合作就是不可避免的,人為地阻隔只能是暫時的,事實上這種交流也是在不斷地發(fā)展。 |